在空調領域,李興浩和他領導下的志高確實很另類。
不過,雖然低調,李興浩確實屬于那種不說則已、一說就要驚人的那種。在業(yè)內,李興浩一直以能說、敢說、敢做的性格聞名。聊到興起時,操著一口濃重粵式普通話的他,言辭中充滿了激情,兩只手還不停地比劃著,身體則時而微微前傾,時而靠在沙發(fā)上。
金融海嘯廉價上市
這么多年以來,志高最熱門的話題可能就屬上市了。事實上,這也并不是一個新話題,甚至于有點老調重彈。從2004年開始,李興浩就把志高上市掛到了嘴邊。不過由于種種原因,都未能如愿。
當問及志高為何如此熱衷于上市時,李興浩的答復也很是干脆,“上市能讓志高擁有做好企業(yè)所需要的眾多要素”。
不過,對于志高上市的時機選擇,業(yè)內人士紛紛坦言看不懂。志高上市的時期正值金融海嘯時期。受此影響,志高的融資總額也由過去的20億元一降再降至如今的不到1.65億港元。正因為如此,外界紛紛猜測志高是因為缺錢而匆忙上市。對此,李興浩憤憤然地給予了駁斥,并稱志高上市并不為圈錢,志高也不缺錢。志高上市的目的只為了能有更好的平臺來做更大的事情,因為“上市一定比不上市要好”。
對于為何敢在金融海嘯時期上市,李興浩說他相信他自己的企業(yè)?!翱讫埇F(xiàn)在做得快破產了,都還值幾個億,志高現(xiàn)在肯定比它強吧!”李興浩以此判斷,每年都至少還在盈利的志高必定賺錢。
“志高股票,短期內不敢判斷,長期來看,肯定能賺錢?!睂τ谥靖吖蓛r的未來走勢,李興浩信心滿滿。
李興浩表示其并不太關注股價變化,因為“用心做好企業(yè)沒有壓力,好男人就要承受壓力”。而志高也一直在往上走,因此他“只有開心、只有榮譽”。
無奈的產品領先戰(zhàn)略
雖然身在空調行業(yè)中,不過,李興浩似乎對空調行業(yè)的現(xiàn)狀頗有微詞。
李興浩直言,他不喜歡行業(yè)盛行的“賣概念”的那一套做法,而是希望走一條“誠實的品牌之路”。這就是李興浩經常掛在嘴邊的“先產品,后市場”的產品領先戰(zhàn)略。在他看來,要想產品領先,就首先要做到品質領先,才能再有市場領先?!叭绻茸鍪袌鲱I先,再搞品牌領先,基礎就不好了?!痹诶钆d浩看來,正是這種“先市場,后產品”的盛行,導致了空調行業(yè)的概念盛行。
目前,除了關鍵的壓縮機向三菱電機采購外,志高堅持零部件的自我配套,這樣既能夠有效控制質量,還能減少物流、采購、包裝等各種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費用,力求成本最低。
李興浩明白,以志高目前的實力,顯然不是格力和美的的對手?!拔乙且哺銈€十幾二十億來搞推廣,還沒有等到掙錢,我就得垮了。”
據(jù)了解,相比于格力、美的、海爾數(shù)以十億計的支出,志高的宣傳推廣費用仍然只停留在千萬級別。在殘酷的現(xiàn)實面前,李興浩表示,他有著足夠的耐心等待超越競爭對手的那一天?!拔也蛔非筮^多市場份額,扎扎實實做,只要能滿負荷運轉。只要堅持每年遞增30%就行了。十年之后,志高的銷售額會有多少?肯定超過格力、美的了吧!”
“消費者永遠是老板,老板永遠都會用好工人?!崩钆d浩希望,志高會成為那個好工人。
愿做資源整合者
在各種公開場合,李興浩也是高調宣稱:在空調行業(yè)做到全球最強最大之前,志高絕不改主業(yè)?;蛟S,此時的你一定認為李興浩領導的志高是家電領域罕見的專業(yè)化制造企業(yè)之一。不過,只要稍稍留意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事實上,志高早已經進入了冰箱、洗衣機和小家電領域。
對此,李興浩并不避諱:“和志高在空調領域的策略一樣,這些領域內也會遵循‘先有產品,再做市場’的策略。”
在李興浩看來,管理者只是在某些領域內具有比較專業(yè)的才能和資源積累,“他是靠專業(yè)技能吃飯的”。企業(yè)家則不同,無論他從事哪個行當,所做的事情都不過是“做人、做事、資源整合”。李興浩認為,與管理者的隔行如隔山不同,企業(yè)家的這種技能則可以在不同行業(yè)之間實現(xiàn)互通。
“真正的企業(yè)家,做什么企業(yè)都能成功。就像會計師一樣,不能只做一本賬?!崩钆d浩說。
最讓李興浩得意的“真正的企業(yè)家”的過往經歷是:他曾經花1元收購了一家虧損了200萬元的工廠。僅僅接收半年之后,這家工廠半年內的盈利就達到了200萬元。
事實上,李興浩只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派了一個人過去管理。“我連短信息都不會發(fā),怎么造空調都不懂,哪里能懂這么多事情?”李興浩說他首要的秘訣就是,“派出去的人要忠于自己。”
如何選人?李興浩已經練就得爐火純青。他有一句名言:永遠都沒有不忠心的手下,關鍵你要善于利用人家的長處。李興浩的做法是:判斷值多少錢要給夠。給多了不行,給少了也不行。“如果值20萬,給10萬不成,人家會覺得你對他不重視;給100萬也不成,人家會覺得你傻。”
“人”的問題解決之后,李興浩說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下屬的“可行性報告里做選擇題”。
[1] [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