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商務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、網絡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,實現(xiàn)整個商務買賣過程中的電子化、數(shù)字化和網絡化。
因此,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的發(fā)展依附于電子商務技術,有了電子商務的技術,才能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上體現(xiàn)更多的結果。
電子商務技術的特點
更廣闊的環(huán)境
人們不受時間的限制,不受空間的限制,不受傳統(tǒng)購物的諸多限制,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交易。
更廣闊的市場
在網上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很小,一個商家可以面對全球的消費者,而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購物。
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價格
電子商務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節(jié)省了大量的開支,從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。來源:報關員培訓網
電子商務技術標準
電子商務技術標準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:EDI標準、識別卡標準、通訊網絡標準和其他相關的標準。
1、EDI標準:該標準的特點,一是包含了貿易中所需的各類信息代碼,適用范圍較廣;二是包括了報文、數(shù)據元、復合數(shù)據元、數(shù)據段、語法等,內容較完整;三是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擴充,應用比較靈活;四是適用于各類計算機和通訊網絡。因此,該標準應用廣泛。
2、識別卡標準: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從80年代開始制定識別卡及其相關設備的標準,至今已頒布了37項。目前,我國尚未將無接觸件集成電路卡、光存儲卡以及使用IC卡金融系統(tǒng)的安全框架等國際標準轉化制定為我國標準。
3、通訊網絡標準:通訊網絡是電子商務活動的基礎,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有MHS電子郵政系統(tǒng)和美國Internet電子郵政系統(tǒng)。因此,我國制定通訊網絡國家標準時,主要采用OSI標準,但不要考慮ARPA Internet標準。
4、其他相關標準:與電子商務活動有關的標準,有術語、信息分類和代碼、計算機設備、軟件工程、安全保密等標準,約有440項國家標準,其中采用ISO標準的有164項,占37%。這些相關標準中許多標準僅描述我國特有的信息,如民族代碼,漢字點陣模集等,因此不能也不應該采用外國標準。
小結:電子商務技術標準可以總結為三點:一是起步晚,EDI等領域內的技術標準工作在90年代才開始的;二是電子商務技術標準未成體系,EDI標準、EDI FACT有170項,我國僅有13項;三是積極采用國際電子商務技術標準,這表明我國比較重視電子商務技術標準的國際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