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銷的節(jié)奏,是非常多的企業(yè)忽略的問題,確是關系到營銷效果的一個核心問題。
展會,也是現在在平臺越來越沒有成效之后,外貿企業(yè)首選的營銷方式。
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它直接和高效。
不可否認,它是直接和高效,但是,如果你營銷的不好,那么它也是最直接和高效的高成本的營銷浪費。
很多企業(yè)對于展會,還是存在那種觀念,帶著業(yè)務員帶著目錄和樣品,往攤位一擺,等著客戶上門的守株待兔方式,這種方式已經是十年前的參展方式了。
十年前的外貿,僧多肉少,客戶是僧,工廠是肉。
現在的外貿,也是僧多肉少,工廠是僧,客戶是肉。
所以,展會已經不是以前的展會了,只要去參展都能有收獲。
經過多年的參展發(fā)現,企業(yè)對于營銷的節(jié)奏都沒有重視。
表現在哪里呢?
企業(yè)參展,大部分都是在展會開始前一個星期左右,業(yè)務員開始發(fā)郵件(大部分都是郵件)通知客戶攤位號和展會時間。
看似沒毛病。但是,仔細想想,又有很多問題。
你發(fā)個攤位號,為什么客戶就得來你攤位,憑什么?
提前一個星期通知,時間足夠了嗎?
遠遠不足夠!
回到最開始說的節(jié)奏問題。
營銷,它是有節(jié)奏的。
營銷的節(jié)奏是符合客戶的采購節(jié)奏,也叫采購周期。
專業(yè)買家的采購周期專業(yè)的買家采購的周期一般有三個:始端的意識周期,中端的考量周期和末端的決策周期。
意識周期:買家是被動接受信息的,所以也是我們主動營銷最好切入的時機;
考量周期:在買家收集了非常多的信息之后,他們會對信息進行整理,考量和評估,然后篩選符合他們需求的供應商;
決策周期:對入選的供應商進行談判磋商后進行采購決策。
我們再來看看現在企業(yè)展會營銷的節(jié)奏跟客戶采購的節(jié)奏。
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,很多業(yè)務員的營銷是在展會后,然尓他們做的營銷是針對客戶的意識周期。
很多業(yè)務員在展會的前的通知,談不上營銷,展會進行的時候很多都只拿到了客戶的名片,然后展會后才開始發(fā)郵件(還是很多人都郵件)告訴客戶我們是什么公司,做什么產品,什么樣的品質等等。
自己好好想想,這樣的事情不是在做意識營銷嗎?
所以,很多企業(yè)總是說展會沒效果,你自己都沒有把握好節(jié)奏,你把營銷滯后了,如何能有好的成效!
所以正確的節(jié)奏應該是這樣:
準確的營銷開始應該是在展會前一到兩個月開始意識營銷,通過一到兩個月的意識營銷來達到展前的營銷最大化,通常在展會前,你已經能夠獲得很多客戶的信息(這個我們在《高效參展》課程中再詳細分享),客戶能夠給你詳細的信息,也說明了你們入選了客戶的供應商考量。
展會前甚至就已經進入和客戶的決策周期,只是客戶想借展會到你們攤位或者工廠完成最后的采購而已,這個是比較理想的。
如果不是,那么你的展會期間就是最好的做客戶考量周期的營銷,這樣才能夠盡快符合客戶的需求。
如果等到展會后再開始意識營銷,那么你很難成功,因為客戶不會在展會后還花很多時間去從新認識你和研究你,因為他們自己也沒那么多時間。
大部分展會能合作的,都是展前就已經有營銷的客戶,這樣的幾率高很多。
所以,節(jié)奏很重要。
也就是意識周期的營銷很重要!
我們來看看意識營銷。
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表明,78%的采購行為以互聯(lián)網搜索作為起點。
買家在來工廠的第一次洽談時候已經完成57%-90%的采購周期。
所以意識營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,如果你把握不好節(jié)奏,那么很難殺出重圍。
能夠在意識營銷的時候被買家看中,是至關重要的!
這樣才能獲得客戶在想要購買的時候想起你!
我們來看看,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知名企業(yè),每天都在做著意識營銷。
寶潔,每年花在意識營銷上的錢,數目巨大。
所以我們經常在非常多的渠道上看到他們的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