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打
這兩個字有點兒無情,但也是進口面料與國產面料的真實對比,很不幸,國產面料,就是那個“小學生”。
什么東西是好的?
日本的動漫
德國的香腸
澳洲的畜牧
東南亞的水果
歐洲的面料
中國的瓷器
當然了,好東西還有很多,比如中國的絲綢、茶葉、無人機、航空、橋梁、通訊技術等等,這些都是世界頂級的好東西,別的國家想比都比不了!
對于西裝面料來說,國產面料確實被歐洲進口面料吊打了,被吊打的原因,我們可以從面料制作的順序來簡單梳理一下。
進口面料VS國產面料
1F、原料差異 好的面料需要有好的原料,駱馬、安哥拉山羊等都是優(yōu)秀的原料“生產商”,這些品種優(yōu)良的“生產商”都是國內所沒有的。
當然了,沒有好原料也跟我們的基本國情有關,我們在建設工廠的時候,往往都會設定一個目標,而這些目標,往往都是“世界最大”.
我們是走量的?。⊙蛎a量方面,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,不過國產羊毛大多用在了室內紡織物上。
“走量”的特性注定了我們要舍棄一些品質和性能方面的東西,不過也好,當時的大多數(shù)人不太在乎這個,舉個例子,想要奔小康的話,最起碼得解決溫飽問題吧,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。
2F、工藝差異 全球第一制造大國,走單量多的原因,除了巨大的人口數(shù)量以外,設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,流水作業(yè),分分鐘成百上千個產品就出現(xiàn)了。
這樣帶來的一些問題也會比較明顯,比如,小而精的東西和特殊的品類我們做不出來。
我們國家的設備因為跳躍性發(fā)展太快,很多過程都直接跳過了,所以,造不出來也是在所難免的。
作為一個沒有相關底蘊和大量需求的領域,不熟悉也無可厚非,這沒有什么問題,就像是讓外國人造瓷器一樣,完全沒有門路也是正常的。
3F、后整理 所謂后整理,也就是賦予面料光澤度、手感、穩(wěn)定性等特性的關鍵工序,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步了。
后整理工序、用料、水平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面料的質感,拋開工序工藝以外,水質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
國內也有很多水平很高的面料生產商,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與進口好面料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質的問題!
歐洲最好的面料都集中在英國和意大利,尤其是英國的面料,一直都是全球領先的。
英國的面料生產廠一般集中在哈德斯菲爾德(Huddersfield),而意大利的面料生產廠一般集中在比耶拉(Biella),原因就是這兩個地區(qū)的水質足夠特別。
我們國家地大物博,優(yōu)質水源有很多,但是污染程度也比較重,而且,用得上好水的地方有很多,面料暫時不在前列。
4F、標準 除了原料、工藝、后整理部分的差距以外,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影響因素,那就是標準!
面料的紗支是判斷面料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,天然纖維的粗細不可能一般大小,那具體的紗支數(shù)是怎么計算的呢?
意大利:取中位數(shù)
韓國:纖維中的20%~30%達標就可以了
中國:美標~
而英國的一些品牌的面料則是要求非常嚴格,如果標注紗支數(shù)是130S,那就意味著面料中最粗的一根紗都已經(jīng)達到了130S,國際一流水平不是亂說的。
總結一下,那就是好的面料需要有好的原料、好的工藝、獨特的后整理工序、更好的水資源和更高的工藝標準,如此才能造就更好的面料。
這還只是最基礎的流程層面問題,如果再加上比較高級的設計、研發(fā)等問題,那水平就差更多了。
這些問題倒也不是解決不了,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沒有相應的文化基礎,甚至很少有人把心思專門放在這里,我們另有其他的目標要去實現(xiàn),至于面料的問題,面包會有的,牛奶也會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