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年底,經朋友介紹,一家工廠和我見面聊了一下合作做外貿的事情。因為工廠位置較偏,很難招到全職的外貿業(yè)務員,阿里平臺剛剛起步。他們現在急需一個外貿業(yè)務員幫他們把平臺建起來,包括談客戶等一切他們不懂的事情。我時間不充裕,只能兼職做,他們也同意。
見面聊的情況如下:
1.因為想找到更多的客戶,開發(fā)市場,他們愿意免費發(fā)樣品,并且訂單沒有起訂量。(做了六七個小單后就開始要求起訂量了,因為覺得不掙錢。)
2.他們不懂平臺,希望我運營主賬號,發(fā)新品,后期有P4P運營P4P,有新的業(yè)務員入職的話,帶業(yè)務員,等到訂單多的時候辭職全職做他們的外貿經理。
3.他們給我一個底價,賣給客戶的差價是我的差價。
4.我說明了自己的運營能力,基礎操作都會,但更高水平的P4P運營我不擅長。阿里上的大部分客戶都是小客戶,大客戶需要碰或者谷歌上開發(fā)。
他們offer底薪1500,我因為急于想得到這份工作所以接受了。其實也是因為在本站和其他地方找不到同種情況的參考。
剛開始的摸索進行得非常順利,我在主賬號發(fā)產品,他們提供了一些圖片和視頻。但是作為主圖大量發(fā)品還不夠,于是我每天在網上找一些產品圖片,關鍵詞,產品名稱。
第二個月的時候,開始有客戶詢價。他們也非常耐心地給我講解產品,一派和睦的景象。
第三個月,老板娘要走了主賬號要自己管。我二話沒說,開了個子賬號重新發(fā)品,主賬號有些詢盤她會分給我。老板憑借自己的韓語優(yōu)勢(朝鮮族)成了平臺的第一個訂單,之后一周我也成了我的第一個訂單,定制生產,產品運到國內的配件工廠,等配件摸具到了之后生產完重新打包發(fā)海運。
之后我開始陸續(xù)成一些小單子,每個月至少兩三單。但就是從開始拿提成的時候,隔閡出現了。(說實話,我覺得小的外貿老板樂意看到員工成單,但是員工開始拿提成多的時候心里就想更改提成制度了。)
- 我們的分歧主要在于理念和立場不同。他們認為我的利潤太高,我每單加百分之二十的利潤(定制產品會加得更多),運費會高報。按照我做外貿的思路,這沒有什么問題,客戶要的數量少,沒必要報低價,運費加價一方面是怕收款后運費漲所以高報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收款后我一般會重新找貨代壓價再出貨。
因為平臺的成本在這些小訂單上收不回來,阿里來的客戶量都不大,他們開始覺得是因為我的報價高而使得客戶減少了數量。他們開始覺得是因為我的報價高而使得客戶減少了數量,一開始給我規(guī)定賣價。后來因為一次運費錯誤高報,客戶下了單,他們覺得我是故意高報掙錢,所以讓我以后連運費也不能自己去問,要他們詢價后告訴我。這個時候,我意識到合作快要到頭了,因為不信任到了極致,是沒辦法繼續(xù)合作的。
- 阿里發(fā)產品,基本以展示產品和產品賣價來吸引客戶。按照我之前做過的策略,產品圖片找一些吸引人的,價格略微低報,等到客戶詢價告知數量和具體要求的時候,再給確定的報價。但他們觀察了一段時間,客戶詢價總是需要問客戶要哪些型號,所以希望我在顏色區(qū)域把這種型號統(tǒng)統(tǒng)都加上,價格要非常準確。所以后面改產品的時間比我之前發(fā)產品用時還要多,這時,他們也停用了P4P,產品的流量和詢盤增加得非常慢。有時,一周都沒有一個詢盤。
以上就是我嘗試兼職做外貿的經歷,五個半月在阿里從零開始出了四千美金的單子。
如果有朋友遇到了和我類似的情況,在猶豫要不要兼職做外貿,我有幾條建議:
1. 實在缺錢,能掙錢就行。不計較投資回報是可以做的,做一個月多一個月的錢,不用坐班,有一臺電腦即可,基本是零成本的兼職。
2. 想積累客戶,有穩(wěn)定單子拿提成的謹慎,這種更適合全職去做。因為兼職的時間精力有限,比如每天六點鐘下班,但是你到家可能七點多了,做飯吃飯洗漱要到九點了。最多工作兩個多小時,這兩個多小時還在建立你已經在全職公司工作一天的基礎上,疲憊和困倦會降低你想象中的工作效率。
3. 想長久合作,不要得罪老板。像我一樣不吐不快的,只會減少這份工作的壽命。因為不坐班,不能當面質疑你,老板更看重你在微信上溝通的語氣。
不過說實在的,全職工作已經是外貿業(yè)務員的朋友大可不必找外貿兼職,全心多開客戶獲得的回報豈不是更多,如果覺得全職不適合多付出的話那就趁早離職找下家吧。
謝謝各位看官。